Copyright © 山东永固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504217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临沂

服务热线:

0539-52503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
2011年五一期间我集团组织参观孟良崮战役遗址和纪念馆
集团新闻
行业快讯

2011年五一期间我集团组织参观孟良崮战役遗址和纪念馆

分类:
集团新闻
发布时间:
2011/05/03 11:34

   为了纪念孟良崮战役胜利64周年,缅怀革命前辈丰功伟绩,弘扬革命历史传统,唱响时代主旋律,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集团于五一期间,组织员工赴孟良崮参观战役遗址和纪念馆以及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白石屋村。

   旅行第一站为蒙阴地下银河,位于蒙阴县蒙阴镇西北6公里完庄村,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下仙境.溶洞形成于始新纪时期地壳运动,距今约一亿两千万年左右.洞内钟乳晶莹剔透,石花灿若繁星,奇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洞中有洞,上下交错,连环曲折,玉峰琼壁,幽深莫测,景点惟妙惟肖,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是中国钟乳发育最丰富的溶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奇观。地下暗河气势恢弘,纵横交错,延绵数千米,水量充沛,四季长流.河内生长着多种不知名的原始鱼类虾类,并且在开发时发现始新纪时期的多种原始动物化石.暗河漂流,宛转而幽深,暗流泉眼无数.洞内雾气缭绕,四季恒温,常年如雨,在我国北方溶洞中实属罕见。

 

   接下来踏上本次旅游的最重要目的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孟良崮战役遗址。孟良崮位于临沂市沂南县孙祖镇镇境内,属蒙山山系,主峰(当地人称为大崮)海拔575.2米,面积1.5平方公里(三分之二面积在沂南县境内,三分之一的面积在蒙阴县境内)。主峰东北方向侧峰才称为孟良崮(在沂南县境内,整个山系绝大部分在沂南县境内)。相传宋朝杨家军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故名。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经过浴血奋战于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一部,共32000余人,该师师长张灵甫在战役中阵亡,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

   主峰上建有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山下建有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战役纪念馆。纪念馆前面是陈毅元帅、粟裕将军侍马而立的大型花岗石塑雕,雕像高7.75米,其中底座高2.75米,红色花岗岩上镌刻着陈毅元帅的《孟良崮战役》长诗,两位将帅雕像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作为孟良崮战役主要指挥者的光辉形象。

 

 

   纪念馆位于孟良崮烈士陵园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馆内共分5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门厅正面是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题词和孟良崮战役大型沙盘。战役厅以时间先后为序,展示了战役经过及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表和参战部队的进攻、阻援情况。支前厅展示了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情况。英烈厅展示了部分英模人物、战斗英雄的事迹情况。双拥厅介绍了蒙阴县走出山门,开展异地拥军,获得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县的情况。

 

   纪念馆后面是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其后是烈士英名塔,塔身镌刻着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2800多名烈士的姓名,墓区内掩埋着2800多名烈士的遗骨。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沿曲曲折折的山路爬到了孟良崮的山顶,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就位于孟良崮山顶,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1984年为纪念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而建。纪念碑碑高30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象征着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的武装力量体制。底座为边长20米、高1.6米的正三棱体,组成一个枪托,象征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托的周围是红色围墙,象征着高山下的花环。纪念碑的上下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象征着军民团结必胜,人民战争必胜。碑中部正面镌刻着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碑东面镌刻着陈毅元帅《蒋军必败》诗词和粟裕将军的题词,碑西镌刻着刘少奇、朱德、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

   下午我们休整了一番,接着朝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白石屋村进发,白石屋村位于费县北部山区的马头崖乡,是个风光优美的小山村。西、北、南三面环山,形成了一个“簸箕”状的山坳,村子就坐落在北面的山坡上。

 

   1940年10月,抗日战争处于最困难的阶段。白石屋村虽然贫穷、偏僻,但群众基础好,且隐蔽、安全。当年,抗大一分校在这一带工作、学习,文工团就驻在这个村里。《沂蒙山小调》就在这时由两位年轻的文工团员李林(现为上海歌剧院顾问)和阮若珊(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创作的。歌曲最初的题目是《反对黄沙会》,曲调是他们根据山东逃荒到东北卖唱人所唱的曲调,加工整理而成的。一曲《沂蒙山小调》,唱红了沂蒙山区,风靡齐鲁大地,飞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一首反映沂蒙山乡土气息的代表曲作。

   伴随着《沂蒙山小调》悠扬动听的旋律,亲切感人的歌词,我们踏上了归程,而一种对沂蒙山崇敬仰慕的心情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并深深地影响教育着我们,绵延不断。